【相见欢的原文和翻译】《相见欢》是宋代词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,原题为《相见欢·无言独上西楼》,是李煜被俘后所作,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与亡国之痛。这首词语言简练,情感深沉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
以下是对《相见欢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和查阅。
一、
《相见欢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登楼远望、回忆往事的情景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无奈。全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体现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深切感慨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 
| 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 |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,月亮像一弯钩子。 | 
|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 | 寂寞的梧桐树在深深的庭院里,锁住了清冷的秋天。 | 
| 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 | 剪也剪不断,理也理不清,这种离别的愁绪。 | 
|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 | 只有心中才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。 | 
三、作品背景简介
《相见欢》创作于李煜被宋朝俘虏之后,此时他已不再是南唐的皇帝,而是阶下囚。词中“无言独上西楼”表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助;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”则借景抒情,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。
李煜的词风由前期的华丽艳丽转向后期的深沉哀婉,这首《相见欢》正是其后期风格的典型代表。
四、艺术特色
1. 意象鲜明:如“月如钩”、“寂寞梧桐”等意象,营造出凄凉、孤寂的氛围。
2. 情感真挚:全词情感真挚,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,却能打动人心。
3. 语言简练:用词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。
五、结语
《相见欢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,更是一位亡国之君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