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唇齿相依是什么意思】“唇齿相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关系密切、互相依存、不可分割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,将“唇”与“齿”比作亲密无间的关系,强调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唇齿相依 |
拼音 | chún chǐ xiāng yī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曰:‘唇亡齿寒’。”后来演变为“唇齿相依”。 |
含义 | 形容两者关系密切,相互依赖,一方受损,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国家、团体、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。 |
近义词 | 相辅相成、休戚相关、息息相关 |
反义词 | 毫不相关、各自为政、互不干涉 |
二、具体解析
“唇齿相依”最早源于“唇亡齿寒”的典故。春秋时期,晋献公想攻打虢国,但担心虞国会出兵相助。大夫荀息建议以宝物贿赂虞国,借道灭虢。虞公贪图小利,答应了。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,回过头来也灭了虞国。这就是“唇亡齿寒”的故事,意思是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,比喻双方关系密切,一方有难,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。
后来,“唇齿相依”逐渐成为更广泛使用的成语,不仅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,也可用于朋友、家庭、企业等之间的合作与依赖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国家关系 | 中美两国经济高度依赖,唇齿相依,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对方。 |
企业合作 | 两家公司长期合作,唇齿相依,共同应对市场风险。 |
家庭关系 | 父子二人感情深厚,唇齿相依,彼此支持。 |
四、总结
“唇齿相依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。它不仅在历史文献中有所体现,在现代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,用来表达合作、依赖、共存等概念。理解这一成语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际关系、社会结构以及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