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数典忘祖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数典忘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左传》,原意是说在谈论祖先的典故时,却忘记了自己祖先的典故,后来引申为忘记自己的根本、背叛自己的文化或传统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成语 | 数典忘祖 | 
| 拼音 | shù diǎn wàng zǔ | 
| 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 | 
| 原意 | 在谈论典籍时,却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典故 | 
| 引申义 | 忘记本源、背叛传统、不尊重祖先 | 
| 使用场合 | 批评那些忘记自己文化根源的人 | 
二、成语来源
“数典忘祖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。故事讲的是晋国大夫籍谈在与周王室交谈时,被问及晋国的典故,他却答不上来,反而说晋国没有典籍。周王认为这是对祖先的不敬,于是讽刺他说:“你数典而忘祖。”意思是:你谈起典籍却忘了祖先。
三、用法举例
| 句子 | 解释 | 
| 他虽然在国外生活多年,但始终不忘本,从不数典忘祖。 | 表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。 | 
| 那些抛弃传统文化的年轻人,就是典型的数典忘祖。 | 批评他们背离了祖先的传统。 | 
| 这个企业只顾发展,却忽略了历史传承,简直是数典忘祖。 | 指其忽视了自身的文化根基。 | 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成语 | 
| 近义词 | 忘恩负义、背信弃义、忘本 | 
| 反义词 | 知恩图报、饮水思源、不忘本 | 
五、总结
“数典忘祖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文化警示。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,不要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忘记了自己的根源。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中,保持文化的延续性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